中新健康|专家最新研究:脑出血者发病2小时内强化降压治疗致残致死风险减少25%|日韩精品av

  中新网上海5月20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20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的最新研究结果明确了“脑出血强化降压2小时治疗时间窗”,即:针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2小时内启动强化降压治疗,将收缩压降至130-140mmHg,可减少25%的致残致死风险。该项研究结果为制定出血性脑卒中的超早期治疗标准提供了高级别的循证证据。

  据悉,在临床上,脑卒中分为缺血性与出血性两种类型,是致死致残的一种重要疾病。院前启动干预是脑卒中救治的发展趋势,也是当前全球脑卒中救治指南亟需完善的薄弱环节。

李刚教授介绍最新研究成果。(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供图)

  由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刚教授课题组领衔开展的一项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在救护车上启动强化降压治疗的多中心临床研究(INTERACT4)的成果在欧洲卒中组织会议(ESOC)上公开发布,并同步在线发表于世界权威刊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哈佛医学院急诊医学系教授Jonathan A.Edlow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社论中指出:“该研究表明,脑卒中的早期治疗能够为患者带来重要获益,但这种治疗必须基于准确的早期诊断。”

  李刚教授20日介绍,由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作为主要牵头单位开展的前瞻性、多中心、开放标签、盲态终点评估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脑卒中急救车超早期强化降压研究(INTERACT4),覆盖中国东西部6个省、直辖市的55家医疗单位,历经8年探索,取得了以上阶段性成果。

  这是一项大规模的脑卒中院前急救临床研究,也是在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明确显示强化降压显著有效的临床研究。据了解,在院前急救阶段快速、准确判定脑卒中患者类型,并实施不同的干预措施,是全球范围内脑卒中临床研究和器械研发的一个重要方向。李刚教授强调,在中国120急救体系中,救护车上配备了正规急救医生与急救设备,有资质、有条件针对脑卒中患者启动超早期强化降压,这是该临床研究取得成果的重要基石。

  “医院要重视科技创新,要围绕临床上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通过科学研究,解决疾病防治的难题,祛除疾病的痛苦,服务患者的健康。”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陈义汉指出。

  据了解,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神经内科长期致力于脑卒中急救体系建设与技术创新,在中国较早探索建立“脑卒中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工作模式。李刚教授团队联手120急救中心建立培训课程体系及培训标准,依托互动电子病历系统及社区患者数据库,将脑卒中的院前识别率从24%提高到93%,血管再通治疗率提高了5.3%,为更多患者争取了有效治疗时间。(完)

  四川干旱是个旷日持久的难题。据《四川省志·水利志》记载,“四川省气象局1951到1980年30年系列资料分析,全省除1954、1956两年无旱外,其余占93%的年份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发生,基本上是十年九旱。”  据媒体报道,在布林肯访华前后和期间,华盛顿多次向外放风声称,美国将和盟友共同推进他们构想中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对此,杨涛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习近平主席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初衷,就是最大程度凝聚国际团结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的公约数。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是当前国际秩序的创立者和维护者,也是受益者,我们为什么要改变现有国际秩序?

发布于:北京市
如何评价《原神》3.8 版本前瞻直播特别节目「清夏乐园大秘境」?| 笑果文化被暂停在京所有演出活动| 晚霞| 少年行开播